在上一篇我們提到,基金業已經把自己從服務業轉變成製造業,製造大量的基金出來賣,而這種基金產品,一般人是很難分辨它的好壞,共同基金的騙局這本書最精采的部分就是毫無遮掩地直接說明基金業最黑暗的一面,為了謀取暴利,不擇手段地偷竊基金投資人的血汗錢,你沒看錯,就是偷竊
到底基金公司向一般購買基金的人收取多少費用呢?
常見的名目有申購費.管理費.保管費
但重點是這些費用佔了我們投資金額的多少百分比,如果仔細去看他們公布的公開說明書,通常股票型基金約是2到3%,債券型基金會少一點,但實際上一定比這還高
這時候應該會有人覺得,基金重視的是績效啊,費用不是重點,恩~好吧,針對這點來看,作者我在上一篇有提到業者對於管理基金投資的不用心,即使忽略這項缺點,假設它們真得很用心在投資,但身為購買基金的你被收那麼高費用,就是對你本身投資報酬的一大傷害,績效時好時壞,但費用是永遠的,換句話說,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了
到底基金公司收那麼多費用是拿去做什麼??自己圖謀暴利就不用說了,這是一定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但這裡有個地方需要更仔細去了解,也就是它的行銷通路
生產出商品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賣出去,也因此,行銷和通路就變成非常重要的課題,畢竟你產品再好,賣不出去也是枉然,相信讀者們對於基金公司的廣告應該不陌生,電視上、捷運牆壁上、各大網站上,時常可以看到各基金的推銷廣告,這些行銷資金從哪裡來的? 就是從你們買基金的錢裡面來的,通常被美其名為管理費
除了廣告行銷外,通路也要顧到,只靠公司自己的業務人員是不夠的,因此需要買通各個經銷商,那收買經銷商的錢從哪裡來呢?? 聰明的你應該很清楚了吧~ 沒錯~ 也是由買基金的人負擔,這.....不對吧,我買基金是為了追求報酬,你給我拿去廣告推銷!? 很遺憾,事實就是這樣
由此還可以告訴各位讀者一個很現實的觀念,券商業務員、理財專員、財經雜誌、基金公司的理財顧問等都不是你的朋友,至少在投資方面上不是,這也不能太怪罪他們,畢竟是拿錢辦事,基金公司付給他們大量佣金,以換取他們幫忙推銷基金,所以說,你從他們那得到的建議,通常不是對你最好的,而是他們會賺到最多佣金的,不要想說他們會很好心的給你建議,這可不是像扶老太太那樣的簡單善事,這是現實的金錢問題
成立公司就是要賺錢,但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利用投資人的無知和信任賺取暴利,這是不道德的,而且不利於整體資本市場的進步,這麼喜歡製造和販賣產品,那可以去蓋工廠,投入製造業啊!! 不要把應該服務民眾的基金業扭曲,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有心投資基金的人對這產業有更深刻的了解
唯有覺醒才能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